前言
泰国和柬埔寨这两个亚洲邻国,因为一系列外交争端最终爆发边境战争,而且动用重装备和战机激战5天,付出了数百人死伤的惨痛代价。最新报道显示,7月29日凌晨时分,泰国和柬埔寨之间的停火协议正式生效。
7月29日凌晨,俄罗斯塔斯社报道,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在吉隆坡与泰国代理总理巴育·占奥差和柬埔寨首相洪森会谈后宣布,泰国和柬埔寨之间达成停火协议。这意味着亚洲两国边境地区经过为期5天的军事冲突后停火。
泰国与柬埔寨冲突的核问题是位于两国边境的普雷亚克寺及其周边土地的所有权问题,尤其是2008年以来,两国时不时发生武装冲突。2025年5月28日,柬埔寨和泰国的关系迅速恶化,7月24日,柬埔寨和泰国边境地区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
展开剩余85%百年恩怨:柏威夏寺的主权困局
东南亚的烈日炙烤着扁担山脉的悬崖,一座古老的印度教寺庙静静矗立在550米高的摩艾丹崖顶上。这座始建于9世纪的高棉帝国遗迹,在泰柬两国口中有着不同的名字——柬埔寨称其为“普雷亚克寺”,泰国则叫它“帕威夏寺”。这座凝结着吴哥王朝智慧的建筑,却因殖民时代的一张地图,成为两国持续百年的主权争端核心。
1907年,法国殖民者与暹罗(泰国前身)签署边界条约时,将寺庙标注在柬埔寨一侧。但泰国始终认为,这座寺庙的唯一陆路通道位于泰方境内,实际控制权应归属自己。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判决寺庙主权属于柬埔寨后,泰国仍拒绝完全撤军,双方在寺庙周边4.6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争夺从未停歇。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彻底点燃了两国的火药桶——泰国关闭了通往寺庙的唯一通道,柬埔寨则在佛塔上升起国旗,双方军队在边境部署重炮,冲突一触即发。
更让矛盾激化的是,近年来地质勘探发现,寺庙周边蕴藏着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稀土资源。这种现代工业的“维生素”,让本就敏感的领土争端叠加了经济利益的博弈。2023年泰国能源集团的秘密勘探行动被曝光后,柬埔寨立即加强了边境巡逻,两国士兵在争议地区的摩擦频率陡增。
2025年5月28日,这种紧张终于演变为流血事件。柬埔寨一名士兵在巡逻时被泰方枪击身亡,双方前线指挥官紧急谈判才暂时熄火。但这次冲突如同导火索,彻底撕开了两国关系的伤疤。泰国总理佩通坦因电话录音事件陷入政治危机,代理总理普坦上台后采取强硬立场;柬埔寨首相洪森则在社交媒体上警告,“任何侵犯主权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回击”。到了7月,边境局势已如同一锅沸腾的热油,只等一颗火星引爆。
战火重燃:五天五夜的钢铁碰撞
7月24日凌晨,密集的炮声打破了边境的宁静。泰国陆军第二军区突然向柬埔寨奥多棉吉省发动炮击,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马莉淑洁达事后指控,泰军使用了包括化学武器在内的多种违禁弹药。与此同时,泰国空军的F-16战斗机呼啸着掠过边境,对柬埔寨军事据点实施精确打击。这场被称为“2025年夏季风暴”的冲突,就此拉开序幕。
双方在5天内展开了激烈交锋:
- **第一天**:泰国动用“鹰狮”战斗机和M109自行火炮,对柬埔寨边境的6个哨所发动饱和攻击,柬埔寨则以BM-21火箭炮还击,造成泰方6名士兵阵亡。
- **第三天**:冲突升级为大规模炮战,泰国向柬埔寨发射了超过200枚火箭弹,柬埔寨则出动T-55坦克进行反击,双方在柏威夏寺附近的高地展开拉锯战。
- **第五天**:泰国海军舰艇驶入泰国湾,对柬埔寨沿海地区进行威慑,柬埔寨则宣布全面关闭与泰国的边境口岸,禁止泰国农产品入境。
这场冲突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柬埔寨方面13名军人和8名平民死亡,71人受伤;泰国则有20名平民和6名士兵丧生,总伤亡人数超过百人。边境地区10多万民众被迫逃离家园,柬埔寨一侧的14万难民涌入暹粒市,泰国乌汶府的16万撤离民众挤在临时安置点,彻夜能听到远处的炮声。
停火背后:大国博弈与和平曙光
当冲突进入第五天时,国际社会的斡旋终于取得突破。7月28日下午,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布城总理官邸主持了泰柬两国领导人会谈。这场不到3小时的谈判,最终达成了无条件停火协议——双方同意自28日午夜起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于次日召开军区指挥官会议,商讨撤军细节。
这场外交突破的背后,是多方力量的角力:
作为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联合印尼、越南等国组成调解小组,中美两国也派代表列席会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支持东盟主导的和平进程,并呼吁双方通过对话解决争端。
冲突导致泰柬边境贸易陷入停滞,2024年价值73亿美元的陆路贸易被迫中断,柬埔寨的燃油供应因依赖泰国进口而陷入危机,泰国东北部的水果种植户则面临山竹、龙眼等农产品腐烂的困境。
美国原计划从8月1日起对两国商品征收36%的惩罚性关税,这成为促使双方坐下来谈判的重要推手。
停火协议生效后,双方立即启动了多层次的信任重建机制:8月4日将召开边境联合委员会会议,重启因冲突中断的边界勘测;东盟将派遣观察团监督撤军,确保双方在争议地区脱离接触;两国总理、外长和防长恢复直接沟通,避免误解升级。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是“重建信任的第一步”,泰国代理总理普坦则承诺“将以最大诚意执行协议”。
然而,和平的根基依然脆弱。柏威夏寺的主权争议并未解决,泰国坚持双边谈判,柬埔寨则倾向于国际法院裁决;稀土资源的开发权、边境口岸的重新开放等问题,都可能成为未来冲突的导火索。正如中国军事专家宋忠平所言:“停火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纸面协议转化为实际行动。”
当黎明的曙光再次洒在柏威夏寺的塔尖上,边境的硝烟逐渐散去。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知道,和平的种子能否生根发芽,取决于两国能否超越历史恩怨,在主权与利益的博弈中找到平衡点。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场局部冲突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而合作共赢才是东南亚国家共同发展的唯一出路。
信息来源:
发布于:重庆市股票配资平台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